发布时间:2024-04-21 22:44:35 人气:
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原标题:2022计划工作总结和2023目标:助理版、经理版、总监版(三)
在上级的正确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,本部门过去一年的成绩有目共睹,已经体现在各位经理和专员的日程表现中和各自的年终总结里。除了列出成绩和总结经验外,我的报告用更多篇幅提出2023工作计划,帮助各位直线下属和一线planner们执行具体任务的同时,从总体上把握计划工作。
主要工作内容:亚太区4家工厂计划与库存;各事业部进出口计划;管理29名直接和间接下属
绝大多数公司是以销售为导向的,因此销售部在公司内处于强势地位,体现在供应链中就是:销售不对预测准确率承担责任,呆滞库存由计划部解决,需求短缺由计划和其他部门紧急应对。这样的结果就是输赢关系或零和博弈,见: 库存管理中的利益冲突方
而在我们公司文化下,职位高低不意味着谁听命于谁(尽管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的级别是VP)。部门是为了区分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的不同,部门之间的意见不一致和冲突,永远通过平等沟通解决。在沟通中,各个部门以共同目标为基础,找出各自可以接受的平衡点,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。
每月的SOP会议中,公司CEO一贯全程出席,统一大家的管理认知,高屋建瓴的平衡客户满意度、库存水平、产能和成本,再加上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,公司供应链实现了计划和物流过程可见性,对全局和细节全程掌控,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快速调整来弥补。
同时实现库存满足率和库存周转率这两个悖反指标,靠的是公司文化和总经理的领导力。指标的背后,是我们团队对S&OP会议前的预先准备、会议中的数据服人和会议后的执行力。过去一年里,整个计划部完美演绎了深度思考,精心计算和团队凝聚力。具体见两个典型工作总结:
为保证及时交货,设备部的24H随时待命,避免生产中断;客户订单突增,采购同事第一时间去供应商现场催货;旺季期间,生产部门无怨加班;产能不足时,销售与客户反复协调B、C、D。。。方案。
根据最近一次(11月23日)项目会议纪要:从公开的第三方数据看,本公司的供应链总体协调度可以接受,但供应链中的三个核心-计划,采购和运输,由于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不同,运营中时有冲突,导致公司内部交易和沟通成本过高。成立大供应链部门,实行总成本控制势在必行。
以外部供应商(内部供应商情况还要复杂些)为例,进口原料运输模式从海运改为中欧铁路运输或空运,大大降低了库存水平和库存持有成本,但增加了运输部门的费用,对采购成本和供应商也有一定影响。如何量化?2023年3月前,我会同各计划经理及采购和物流总监完成这一模型评估,并报管理层。
本部门女性居多,占比85%以上,其他业内公司也差不多如此比例,原因有三:1外资企业里,跟海外总部打交道的时间非常多,女性的英文好于男性。2计划工作夹在生产、采购、物流、财务等部门之间,大量工作时间都花在跨部门沟通上,一般而言,女性的沟通技巧强于男性。3计划是个操心的工作,解决问题要考虑方方面面,而女性做事相对比较用心。当然相对来说,女性的数学比较弱,但现在由于Excel和系统的完善,这一差距已大大缩小。
按照集团总部和中国区多年形成的公司文化和人才发展体系,员工的职业发展有三条路径:专家型、领导型和项目型,三条路线没有对错和优劣之分。根据公司HR的评估体系结果和员工的意愿,我部门4人将进一步从领导团队迈向更高目标,22人在系统管理和供应链优化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,3人在跨部门、跨职能的项目团队中成长。这个结果每年末会根据考核和员工的意愿做调整。
因此,大家明年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会有调整,公司HR也会给大家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。
企业不但心正常的事件发生,最担心的是突发事件。今年3月份的集装箱班轮火灾事件(见 2022计划工作总结和2023目标:助理版 )和14年前的南方雪灾(见链接: 08年南方暴雪期间发生的物流故事 ),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完善供应链危机管理机制:事前严密防范,事中快速响应,事后分析总计。
公司层面的供应链危机管理机构和系统已建立,现需要公司各部门(包括我部门)在原有体系和流程基础上,重新梳理,并于2023年3底前报批。
具体到我们部门,原料库存方面,需要各位计划经理会同planner和采购部,调整制定战略类供应商、瓶颈类供应商,尤其是其中的独家供应商的安全库存策略,特别注意调整T2供应风险高的T1供应商的安全库存策略。
海外仓库存方面,需要各位计划经理会同planner和运输部,结合运输部提供的多种备选运输模式,分别调整OEM客户库存策略。
本部门有3位同事明年参与OTD精益项目。表面看来,Order to Delivery的时间降低20%不可能完成,因为处处都是bottleneck,而且OTD与本部门的Inventory turnovers似乎天生是矛盾。然而,市场上OTD降低50%的案例比比皆是,我们也定能实现降低20%的目标。
希望我部门的3位项目经理,利用本项目的锻炼机会,努力提升自己。项目实施中,有任何问题需要我出面协调的,随时找我。
如何化解供应链中的这对冤家? ITO 库存周转率 VS 准时交货 OTD
OTD项目是个系统工程,上面几个经典案例链接供大家参考使用。我推荐3位项目经理和其他同事,有时间仔细体会这句话(阅读全文更好,请勿问我全文在哪里):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。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彼节者有间,而刀刃者无厚;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。
项目的重要性、意义和实施步骤,这里不重复。但此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,各位项目经理在规划设计时,一定要站在各stakeholder的角度想问题,亲临现场,取得第一手信息和数据。
如销售预测管理四阶段和产品四象限概述文中:大量研究表明,复杂的预测技术不能改善预测准确率,对于预测方法来说,越简单越好。根据我们的调查,复杂预测工具对快消品类企业有些改善效果,但对加工制造型企业,尤其是离散型制造业,改善的效果很难评估。因此,公司中短期内没有考虑购买和实施预测软件。
计划经理Lillian去年总结了ABCXYZ的应用,并从外部咨询师学习了一些简单实用的预测工具,她和外部咨询师会在今年3月份为部门全体举办1.5天的库存预测与控制培训。
从今年开始,公司推行预测准确率考核,但这不意味着我们预测问题推给销售。Planner要弄清预测数字背后的含义,平衡客户满意度和库存供应链成本,然后做出决定,供S&OP会议上讨论。
预测的核心是人,而非工具 。一个身经百战的planner,加上强有力的采购经理,和高度配合的供应商,比任何公式和任何软件都管用。
今年呆滞库存再次超标。除了各位planner和经理们总结的原因外,亚太区各个工厂间的协调不足严重影响了呆滞库存的消化。从明年起,ERP系统的升级与完善,S&OP会议的定期交流,会大大化解这一因素的影响。
从2023年1月份起,我部门开始推行库存Aging Analysis,从升级后的ERP系统导出3个月内,4-6个月,6-9个月,9-12个月及一年以上库龄分析矩阵图。除了严格执行财务部门的核销政策外,我们更希望通过矩阵图督促各个责任部门,关注6个月及以上库龄的库存,及时通过各种手段消化,包括但不限于促销,改制,该设计,兄弟工厂使用,供应商协商折价等。
对于市场上奢侈品行业,出于市场和品牌保护目的,强制报废尚未过期的呆滞库存方案,简单省事,但planning部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。我希望我们的planner,个个是预测高手,算法专家,沟通达人,善后英雄。
最后,预祝大家圣诞快乐!春节快乐!3月14至15日,公司family day& outing,大家别忘了预留时间哦。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